老坑爹游戏辅助 - 专注自动化变现

标题: [心得分享] [气吞山河]2.3版本不朽-暴力血锤大型攻略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好人难做    时间: 2015-8-28 20:18
标题: [心得分享] [气吞山河]2.3版本不朽-暴力血锤大型攻略
1 前言

经过PTR期间的各种buff,不朽之王套装在2.3终于可以值得一战了。不论是组队 还是单刷,都能看到不朽之王套装的蛮子。 2.3版本的不朽之王套装延伸出的各类build,还是很有潜力的,从某种程度上, 推翻了是旋风流一家独大的局面。 经过长期实践,不朽搭配锤子和不朽搭配辟 地猛击系列各有优劣,但是,因为击中怪物的限制,锤子肯定会比辟地猛击走的 更远。虽然锤子系列的build对新手不太友好,需要的操作很bt,但是那血溅的 声音,超快的砸怪速度,超高的暴击黄子,绝对让你欲罢不能。

由于版本初期build演化会非常快,所以此帖子会与时俱进,有新的更新和想法 会即时通知。也恳请各位帮忙批评指正。

另外,旋风流也一直处在演进的状态中,而且从ptr冲榜成绩来讲,旋风的个人榜成 绩更好。不过这并不代表不朽没有机会翻身。毕竟转转转太多了,困的脸都快趴键盘上了。

(还没写完,需要添加技术细节视频,和后续补充章节)

2 个人冲榜配装范例(火系先祖锤 Build for GRift 65+)

说明:此build是我在ptr时期使用的一套build,成绩定格在65,当然成绩可以 更高,但是自己懒得冲了。

2.1 装备以及词缀选择

2.1.1 不朽套装

2.1.2 武器

2.1.3 其他装备

2.2 首饰以及词缀选择


2.3 主动技能选择
2.4 被动技能选择

2.4.1 攻击向被动技能推荐


2.4.2 防御向被动技能推荐

2.5 宝石选择

2.5.1 推荐宝石:

2.5.2 备选宝石:

2.6 paragon 加点:

2.7 魔方装备特效

3 组队DPS配装(未完工)

4 实战操作技巧以及视频

4.1 灵活使用Shift原地精确攻击大密度怪物

4.2 利用冲锋走位躲避危险地板技能+维持对戒buff

4.3 各种拉怪技巧,只打大密度,拉多组精英到幻雷处。

4.4 卡先祖-突破怒气屏障

4.5 维持太极buff

4.6 良好的心态+精确的时间控制堵地图

4.7 一些推荐的地图以及怪物组合(补充截图)

4.8 实战视频

【一次过,地图一般,看本猫创造密度,力擒美服第一】

【睡一觉起来,重夺美服第一,嗯,银光尖塔jp地图,轻轻松松呀!看本猫精妙操作,诠释什么叫暴力血锤 GR 65 11:47】



5 范围伤害 vs 血溅十方 的AOE放大能力

首先说明:范围伤害目前对于不朽套来说还有bug,似乎不受一些“重要特效”的加成,大概目前是理论预期的1/3左右。不过暴雪承诺修复。这只是时间问题。对不朽锤子来说影响不大。以下计算基于“无bug的未来的”范围伤害数据。另外,在修复bug前肩膀目前可以堆防御放弃范围伤害。
一些说明:



6 先祖之锤的技术细节

6.1 先祖锤的档位帧数



6.2 先祖锤的符文评价




先祖锤的伤害,由于怒气提供暴率的原因,理论上,等效武器伤害接近1000%。




7 伤害计算与其他build对比

7.1 单体伤害对比:

(基于我的装备实测)
锤子build:纯单体65亿/s
双刀旋风:纯单体25亿/s

7.2 AOE 对比(10码6怪密度)

锤子小范围AOE:365亿/s
双刀旋风堆面积伤害(理论值):3(血溅+范围)*25*1.25屠杀=93.5亿/s






8 Boss战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技巧(持续更新)


9 其他一些技术资料和可能改进。

9.1 麦剑特效

麦剑在2.3中依然可以卡药水快照或者换场景快照。而且真的可以卡力量祭坛,卡了之后伤害黄子在十几亿上下,也就是秒伤害可以达到50亿以上。还是非常可观的。但是就从现版本来看麦剑有如下问题:


9.2 第四赛季的宝石。

这个宝石对于旋风流来说是至关重要,而且对于锤子build来讲,这个也是潜力无穷的宝石。

我的初步想法是:

总之,第四赛季值得一试!

9.3 战斗暴怒符文选择

暴怒的研修文武,也就是暴击回20000血的符文,对于生存还是极大的提升。可惜之处在于,血溅过于imba,放大系数实在让人无法放弃。但是不管怎么说,这个符文,旋风流说不定可以试试。对于触发系数低的技能,应该效果不错。

9.4 共鸣颅骨的使用

我在PTR时期使用过共鸣颅骨的一个build。

变化如下:



作者: lusunjun01    时间: 2015-9-15 23:57
礼貌回帖~收藏!




欢迎光临 老坑爹游戏辅助 - 专注自动化变现 (http://lkdie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